我是85后宝妈,从客服做到总监:我的电商运营导航,不是地图,是活命指南

电商运营1天前发布 gxzhou
422 0 0

大家好,我是阿琳。2015年入行,第一份工作是淘宝女装店的客服,每天回复“亲,在的”“包邮吗”“能便宜点吗”,月工资3500,住在城中村10平米的隔断房里。

2025年,我管着3个天猫店,团队18人,年GMV过亿。孩子3岁,上幼儿园,我每天早上7点送他去学校,8点半到公司,晚上7点前必须下班——不是我不拼,是生活教会我:电商运营,不是拿命换钱,是拿脑子换效率。

今天,我不讲“爆款公式”,不谈“流量密码”,就用一个普通女性、一个实战派运营、一个妈妈的视角,聊聊我理解的“电商运营导航”。

这不是一张地图,而是一套在变化中活下来、在压力中长出来、在混乱中理清楚的“活法”。

第一年:别学“运营”,先学“看人”

刚转岗做运营助理那会儿,老板丢给我一个链接,说:“你负责这个款,下周冲到类目前50。”

我懵了。啥是转化率?啥是UV价值?直通车怎么开?我连“生意参谋”在哪都不知道。

那时候没有“导航”,只有“挨骂”。

但我做对了一件事:我不看数据,先看人。

我去看“问大家”,看买家在问什么:

  • “这个裙子显胖吗?”
  • “面料会不会扎皮肤?”
  • “小个子能穿吗?”

我去看“评价”,看买家在夸什么、骂什么:

  • “颜色和图片一模一样,太惊喜了!”
  • “拉链卡到崩溃,差评!”
  • “客服态度好,给补发了,改好评。”

我把这些话,一条条抄在本子上,贴在电脑边。

然后我干了三件事:

  1. 改主图:把“模特图”换成“小个子女生实穿图”,文案加“155cm亲测不压个子”。
  2. 改详情页:在第二屏加“面料特写+摩擦测试视频”,打消“扎皮肤”顾虑。
  3. 培训客服:统一话术:“亲,拉链问题我们包换,您放心拍!”

一个月后,这款裙子从类目200名冲到第38名,转化率从1.1%干到2.7%。

我的导航第一课:运营不是和数据打交道,是和“活人”打交道。

你卖的不是产品,是“解决方案”。客户骂的不是你的图,是他们的“恐惧和期待”。

第三年:别追“流量”,先建“系统”

2018年,我负责的第一个店月销破百万。老板很高兴,给我加了2000块工资,然后说:“明年目标500万。”

我压力山大。每天盯着直通车,烧钱、调词、看ROI,像个救火队员。流量来了转化低,转化高了没流量,永远在“拆东墙补西墙”。

直到有一天,我累到在办公室哭,隔壁做供应链的男同事递给我一杯奶茶,说:“你为什么总在解决‘问题’,而不是建立‘系统’?”这句话点醒了我。

我开始做三件事:

1. 建“流量结构健康表”

我不再只看“总流量”,而是拆解:

  • 自然搜索占比多少?
  • 付费流量ROI多少?
  • 推荐流量从哪来?
  • 老客复购率多少?

我发现:60%流量靠直通车,ROI才1.8,太危险。我立刻调整:降低大词出价,主攻精准长尾词;同时做“老客专享券”,把复购率从15%拉到28%。

2. 做“页面迭代SOP”

我不再“凭感觉”改图。而是:

  • 每周一做AB测试(主图、详情首屏)
  • 每周三分析“跳失率最高页面”
  • 每周五优化“加购未付款”人群定向

页面不是艺术品,是“转化机器”。要定期检修,不能等坏了再修。

3. 搞“客服-运营-仓储”日会

每天10分钟,三方同步:

  • 客服报“今天客户问最多的问题”
  • 运营报“今天哪个链接数据异常”
  • 仓储报“哪个款库存预警”

一个小会,解决80%的“内部扯皮”。

我的导航第二课:运营不是“单打独斗”,是“系统作战”。

你一个人再牛,也扛不住流量波动、库存断货、客服崩盘。建系统,是为了“睡得着觉”。

第五年:别管“平台”,先管“人心”

2020年,疫情来了。平台规则一天一变,直播突然爆火,很多店倒了。

我管的店也差点死掉——线下渠道全断,库存压了200万。

那段时间,我做了两个“反常识”的决定:

1. 不跟风直播,先做“私域”

我不请网红,不买流量。而是让客服在包裹里塞一张小卡片:
“扫码加琳姐微信,领5元无门槛券 + 专属穿搭建议”

3个月,我加了8000个微信好友。我每天发3条朋友圈:

  • 早上:穿搭灵感(不是硬广)
  • 中午:客户实拍好评
  • 晚上:限时小福利

结果:这8000人,贡献了我那年40%的销售额。复购率高达65%。

2. 不清仓甩卖,做“会员分级”

我不打折清货,而是把客户分三级:

  • 青铜:买过1次 → 送5元券
  • 白银:买过3次 → 送专属赠品
  • 黄金:买过5次+ → 提前48小时抢新品,生日送礼

客户觉得“被重视”,反而更愿意买。库存3个月清完,没亏钱。

我的导航第三课:平台会变,流量会跑,但“人心”能留下来。

私域不是微信,是“信任关系”。会员不是等级,是“身份认同”。

第八年:别拼“体力”,要拼“脑力”

现在,我很少自己调直通车,也很少熬夜改图。

我招了3个运营助理,1个内容策划,1个数据分析师。

我每天只干三件事:

1. 看“异常数据”

不是看大盘,而是看“突变点”:

  • 哪个款转化率突然跌了10%? → 查评价,看是不是品控出问题。
  • 哪个词流量暴涨但没转化? → 查是不是被低价竞品截流。
  • 老客复购率下降? → 查是不是赠品吸引力不够。

数据不是用来汇报的,是用来“报警”的。

2. 开“策略会”

每周一,和核心团队开1小时策略会:

  • 本周主推哪个款?为什么?
  • 预算怎么分配?(付费/活动/内容)
  • 最大风险是什么?预案是什么?

不开会的团队,就像没导航的车,迟早开沟里。

3. 做“人的培养”

我给每个下属定“成长路径”:

  • 运营助理 → 3个月后能独立管一个款
  • 内容策划 → 6个月后能带小红书矩阵
  • 数据分析师 → 1年后能做利润模型

公司不是我的,是大家的。人成长了,盘子才能大。

现在:别做“运营”,要做“经营者”

很多人问我:“阿琳,你怎么平衡工作和家庭?”

我说:“我不平衡,我选择。”

孩子生病,我关电脑去医院;团队出事,我周末开视频会。没有完美平衡,只有动态取舍。

我现在理解的“电商运营导航”,不是教你“怎么从0做到100”,而是告诉你:

  • 第一年,学会“听客户说话” —— 他们骂你,是在给你送钱。
  • 第三年,学会“建系统” —— 别让自己成为瓶颈。
  • 第五年,学会“经营人心” —— 流量会走,客户能留。
  • 第八年,学会“带人” —— 一个人干不动一个盘子。
  • 现在,学会“做选择” —— 不是什么都要,而是知道什么最重要。

我是阿琳,一个还在路上的普通运营,一个想给孩子做好榜样的妈妈。

如果你也在路上,别怕慢,别怕错。只要方向对,步子稳,时间会给你答案。

© 版权声明

相关文章

广告商赞助

暂无评论

暂无评论...